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观音豆干的百年历史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23:21:55标签: 豆干 豆干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副业 > 手机阅读

观音豆干的百年历史--农村创业网

观音豆干的百年历史

“问我大竹竹几何,根串七县连九州。”这句散落于民间、流传至今的诗句,是对大竹的赞誉。而在竹乡的沧桑更替中,独具地方特色的食品——大竹豆干,也在岁月轮回中历久弥香。而在众多商家生产的品牌中,尤以观音镇出品的贺家“观行”豆干出类拔萃,属《大竹县志》记载的名土特产,是当之无愧的百年老字号品牌。

贺家“观行”豆干,原名“仁”字豆腐干。起源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贺家第四代传人贺瑞富的外祖父刘炳然(原名刘泰安)首创。它的由来,源于一巧遇。

1890年初的一天,一白发老者携儿带女在蜀东访亲途中被抢,沿途乞讨至大竹兴隆场。刘炳然在兴隆场经营有客栈茶楼,为人豪爽,乐善好施,被当地人称为“仁”字号袍哥大爷。刘见老者面目慈善,顿生恻隐之心,将其一家三口收留在自己的客栈内,免费提供食宿。老者一家休整数日后,由于思家心切,不愿久留,执意上路。刘炳然再三挽留不成,便为老者备足行囊盘缠。临走前,老者做了一道绝活菜:“黄金龙须”(豆腐干切成的细丝),并将其制作手艺及配方传授给刘炳然作为答谢。刘炳然如法炮制,食客皆奔“黄金龙须”而来,生意愈加红火,于是萌发开设制作豆腐干作坊的念头。

是年,刘炳然的“仁”字豆腐干作坊开张,并在包制豆腐干的木制模板上刻上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豆腐干上的36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因此,“仁”字豆腐干扬名于世。刘独家精心经营“仁”字豆腐干作坊,严守工艺秘方,于民国十五年,把独门配方传于独生女儿刘明菊(即贺瑞富的奶奶),成为第二代传承人。

1931年,经媒人介绍,刘明菊认识了家住观音乡永兴村贺家沟(现观音镇雁尔村)的贺呈发,同年嫁入贺家,并将豆腐干制作工艺带入,贺家开始制作豆腐干。豆腐干每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视之,薄如纸壳、色泽金黄,皮张绵实、光洁润滑;闻之,咸香清雅、诱人食欲;食之,爽滑细腻、口感绵韧。

观音豆干的百年历史--农村创业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贺家三个子女逐渐长大,相继成婚,刘明菊的儿子贺献政、媳妇赵天云,成为第三代传承人。

1979年,观音公社创办企业,把豆腐干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来抓,刘明菊受聘作技术指导,从小跟着奶奶一起学习制作技艺的贺瑞富便跟随一同前往。

通过多年制作经验的积累,贺瑞富的豆腐干制作技艺已是炉火纯青。1989年,贺瑞富在老家添置起了豆腐干生产用具,开始了家中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后来,他在观音街道租得一间民房,扩大生产,告别了走街串巷的兜售历史,进而摆设摊点销售。2000年,大竹县观音镇贺家豆干厂挂牌成立并注册“观行”商标。

2008年,“观行”牌豆干被列入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荣获“达州市十佳名小吃”、“大竹县特色旅游商品”;2011年荣获大竹县“十大小吃”等殊荣。2012年,贺瑞富将原厂注册改为四川省贺家观行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跻身为全县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今年,“观行”牌豆干又在原有口味的基础上,增加了泡椒、香辣、孜然、香菇、麻辣、五香软豆干等多个口味的品种,满足了不同的消费群体需求。“观行”豆干年产量可达200多吨,年产值增至1000多万元。

上一篇豆干的做法之豆干炒肉丝

下一篇散装豆干存在安全隐患

副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