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猪养殖常见的皮肤病病症和治疗方法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6 20:33:30标签: 猪疾病防治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畜牧业 > 手机阅读

猪养殖常见的皮肤病病症和治疗方法 农村创业网

1 猪皮肤症状的临床鉴别

①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白色猪被吸血昆虫叮咬后,可能会发生皮肤过敏性皮炎。患猪毛少处、无毛处症状明显,多见于胸腹、股内侧、眼周围和耳部皮肤,有大小不一的丘疹,呈红色或紫红,中心比较硬。由于剧痒,患猪不断在墙壁、栏门、食槽等处摩擦丘疹处,导致局部炎症加剧,被毛脱落,表皮被擦伤,出现大片糜烂创面,流出淡黄色渗出液甚至血液,逐渐形成厚痂,皮肤变厚变硬。

过敏性皮炎大多在蚊虫盛行的季节出现,没有传染性,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因剧痒影响患猪采食与休息,如果能及时脱离蚊虫的叮咬,皮炎部位可以自行愈合。

② 皮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2型圆环病毒(P CV-2)感染中大猪时,表现为皮肤型的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其外表病变与猪瘟的病变非常相似,主要表现是在耳部、背部、腹部、前肢、后腿、臀部等部位,广泛性出现各种大小不一的红斑、斑点、隆起的小丘疹,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轻者食欲、体温、活动均正常,可自行恢复。严重的患猪食欲丧失,被毛粗乱,体温升高至41.5℃,皮下水肿,严重下痢,呼吸困难,四肢或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猪皮肤出现病变后突然死亡,发病率一般会低于5%,但死亡率却会可高于50%。耐过者形成僵猪。

剖检可见肠黏膜充血、出血,肺脏出血,膀胱、输尿管积尿。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特别明显。脾脏肿大,有出血点。主要特点是呈现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有的表面有白色坏死灶,有点状出血或淤血。

皮炎肾病综合征通常感染10—16周龄的猪只,有时5—24周龄的猪也受到感染。典型特点是皮炎症状,体表出现斑点、丘疹及黑色或深褐色坏死灶,体表淋巴结肿大明显。另外,部分病猪有不同程度的弓腰现象,按压之后更加明显,怕痛、躲闪。

③疥螨病的临床特点

疥螨病是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螨虫在猪皮肤内寄生并产卵,吸吮淋巴液,分泌毒素,破坏皮肤结构。临床上疥螨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过敏反应型,幼猪多发,患猪感染螨虫3周后皮肤出现病变,主要在耳、眼、鼻周围出现小痂皮,随后蔓延至躯干、尾部和四肢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引发超敏反应,造成强烈痒感。另一种为角化过度型,即慢性型疥螨病,主要见于经产母猪、种公猪和成年猪。前期表现过敏反应型症状,随着病程发展,被损坏的皮肤过度角质化、结缔组织增生,外观可见患猪皮肤变厚,形成大的皮肤皱褶,表面龟裂、脱毛,被毛粗糙多屑,发病部位多在耳廓内侧、颈部周围、四肢下部。

疥螨感染的主要特征就是患猪皮肤剧烈瘙痒,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由于过度挠搔及擦痒使患猪皮肤变红,组织液渗出,干涸后形成痂皮,导致皮肤过度角化和松弛。初期多在耳、眼周围发生,后逐渐蔓延全身。

④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也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多发于1月龄的仔猪。患病仔猪首先在嘴颊部、脸面部、耳根、腹部等处出现红斑,随后皮肤皱缩、开裂,裂隙中渗出脂油样浆液,附着脱落的皮垢和尘埃后成为黑色结痂,同时伴有一种难闻的气味。患猪病变部位无痒感,但患猪畏寒发抖,体温升高达40~42℃,食欲不振,渴欲很强。最后由于极度消瘦、贫血,经5d—7d或更长时间后衰竭死亡。

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渗出性皮炎多发生于仔猪,多由低温、潮湿、产房消毒不彻底引起,皮肤外伤是最重要的诱导因素。

2 猪皮肤症状的预防和治疗

①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临床治疗重在止痒,防止出现更严重的继发感染。可内服镇静剂,如溴化钠、水合氯醛等,也可内服水杨酸钠、鱼肝油等。对症治疗可涂抹搽剂:煤油500mL,加入樟脑lOg,石炭酸20g,木榴油20g。将患部清洗干净,用搽剂涂抹患部,1次/d。治疗期间保持环境卫生,防止患部继发感染。

②皮炎肾病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皮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可选用头孢噻呋或长效强力霉素、地塞米松等,肌肉注射利巴韦林、黄芪多糖(或板蓝根),配合使用地塞米松,也有一定疗效。预防可从45日龄开始,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和多维,连用7d。使用发霉饲料是诱发因素,夏秋季节应严格筛选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

③疥螨病的防治措施

主要治疗措施是杀虫,可选择注射用药、体表用药或拌料用药等用药方式。注射用药、拌料用药可选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lkg体重用量0.3mg。体表用药,可选择2%敌百虫溶液、500mg/kg双甲脒水乳液、50mg/kg溴氰菊酯、250mg/kg二嗪农洗擦患部或喷淋患猪体表。烟叶或烟梗1份,加水20份,浸泡24h后煮1h,用药液涂擦患部。用废机油涂擦患部也有较好的疗效。为保证疗效,体表用药前最好彻底清洗患部,清除硬痂和异物。

大多数药物对螨虫卵的杀灭效果不好,需要治疗2~3次,每次间隔7d一lOd。隔离病猪,彻底清扫皮肤碎屑,搞好环境净化,是切断传染源的必要措施。

④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对于渗出性皮炎,临床上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用0.3%一1%温热高锰酸钾液浸洗仔猪体表周身后,选用新霉素软膏涂擦创面,1次/d,全身用药可选用青霉素40万—80万I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混合1次肌注,2次/d,连用2d~3d。中药拌料饲喂母猪有预防效果。方剂组成是:板蓝根150g,黄芩150g,蒲公英150g,双花lOOg,甘草50g,共为细末,每次每头母猪30g,2次/d,连用3d~5d。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预防重在平时严格消毒,可选用20%一30%的石灰乳、20%的草木灰水、2%一3%的火碱溶液等消毒剂,对圈舍地面、墙壁及周围环境进行喷洒和涂刷。

⑤坏死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对病猪患处首先要彻底清除创内的坏死组织,到显露红色创面为止,随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1次/d。全身用药可注射抗生素、地塞米松,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发生外伤后要及时涂搽碘酊。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检查、清除或理平栏面、地面上的尖锐突起物,猪舍地面及运动场要维持清洁干燥。在产床或保育栏、生长舍栏门上等处悬挂玩具样物品,如空消毒瓶、饲料袋、铁链等,转移仔猪的视野,减少打架咬伤现象,能相应减少或杜绝仔猪发生损伤或坏死性皮炎。

⑥锌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锌缺乏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是补锌。可内服硫酸锌或碳酸锌,用量为0.2g—0.5g,混于饲料中或加于饮水中,1次/d,连用3—4周。

外用用药可在患部涂抹10%氧化锌软膏。全身用药可注射碳酸锌,每次每千克体重用量为2mg一4mg,1次/d,10次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能好转。

⑦湿疹的防治措施

急性型湿疹患猪,可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lOmL~20mL,同时内服维生素A5000IU、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各0.5g~2g,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素0.5mL~1.5mL。皮肤症状可用鱼石脂、水杨酸各lg,氧化锌软膏30g,混合后涂擦,1次/d。荆芥、苍术、苦参、薄荷、甘草各lOg,防风、银花、地肤子各12g,水煎温服,同时苦参3份、地肤子3份、桉树叶4份,煎水清洗患部,效果显着。
平时的预防措施重在保证良好的营养与卫生条件,尤其是高温潮湿季节,更要注意保持猪舍及猪体干燥清洁。

⑧皮肤真菌病的防治措施

皮肤真菌病的治疗,以外科处理为主。患部先剪毛,再用温肥皂水清洗痂皮后,或直接涂擦药物。常用药物主要有10%水杨酸酒精或油膏、5%一10%硫酸铜溶液、5%碘甘油等,每天或隔天涂敷,直至痊愈。口服用药可选用制霉菌素或灰黄霉素。

主要预防措施是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洗猪体表。霉菌孢子的抵抗力很强,对一般消毒药剂耐受性强,对一般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均不敏感,猪舍和环境消毒可选用2%一5%苛性钠、3%的福尔⑨具有皮肤症状的常见传染病痘病、口蹄疫、水疱病、猪瘟都是病毒病,临床没有特效药物。

生产上以疫苗预防为主,临床上可以针对皮肤症状采取必要的外科处理措施,如使用碘酊、紫药水涂抹,以防止继发感染。亚急性型猪丹毒可使用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进行治疗'生产上以疫苗预防为主。临床上虽然多是同群仔猪同时感染发病,但却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症状。

以上就是猪养殖常见的皮肤病病症和治疗方法,希望能给广大的猪养殖户带来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猪养殖信息,欢迎点击农村创业网猪频道进行了解。

上一篇生猪科学养殖法

下一篇“牛爹”的致富经

畜牧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