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养殖奶牛牛球虫病防治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7 21:55:30标签: 奶牛 犊牛 球虫 粪便 黏膜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

症状:潜伏期为2~3周,犊牛一般为急性经过,病程为10~15天。当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繁殖时,肠黏膜上皮大量破坏脱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溃疡;这时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腹痛,血便中常带有黏膜碎片。约1周后,前胃迟缓,肠蠕动增强、下痢,多因体液过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长期下痢、贫血,最终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诊断:临床上犊牛出现血痢和粪便恶臭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患犊粪便,查出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前者常发生于1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

防治:①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②舍饲牛的粪便和垫草需集中消毒或进行生物热堆肥发酵,在发病时可用1%克辽林对牛舍、饲槽消毒,每周一次。治疗:①氨丙啉,按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一次内服,连用5~6天。②盐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2毫克,连用7天。 

上一篇养殖奶牛真胃移位的预防

下一篇养殖奶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相关文章: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