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小瓜虫病--泥鳅的常见病害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4:27:18标签: 泥鳅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病原:

为多子小瓜虫寄生。

症状:

肉眼观察,病鳅在皮肤、‘鳍、鳃上布满白点状孢囊。小瓜虫幼虫酷似一只只鞋底,有时也呈长椭圆形,身体前端有一钻孔齿,体后有一条细长的尾毛,大核呈香肠形或棒状,其前端的钻孔齿不断钻动,直至钻入到鱼的皮肤或鳃组织中寄生,泥鳅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将幼虫包住,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白色小囊泡。被包围在小囊泡中的幼虫可以利用泥鳅的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进一步发育成成虫。长大为成虫后,小囊泡的幼虫往往破囊而出,漂落于水中。成虫在水中自由游泳一段时间后就静止下来,停在水池的草丛或其它物体,上,然后虫体本身分泌一层胶质膜包围着虫体,形成胞囊。这时胞囊内的成虫以二分裂法繁殖出数以百计的小纤毛幼虫。后来,幼虫冲破胞囊,又攻击其它泥鳅,再在其皮肤或鳃上形成前面所见的小囊泡,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因为它繁殖快,特别是在水温15~25℃间更适合它的生长。该虫具有暴发性发病特点,小瓜虫寄生的部位常常发炎,产生白色的小囊泡,所以,人们又称此病为“白点病”。

参考阅读:泥鳅常见的生物敌害

小瓜虫病--泥鳅的常见病害

流行及危害:

每年4~6月份,水温15~25℃时易发次病。从鳅苗到成鳅均可被寄生,但对鱼种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体有小瓜虫的病鳅,可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10-20克,浸泡15-20分钟。养鳅池发此病,可先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5-7克化水全池泼洒;第2天每立方米水用甲醛溶液20-30毫升溶水全池泼洒;第3天换入洁净水1/2左右,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代硫酸钠1.5克化水全池泼洒;第4天每立方米水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 %)1-2克化水全池泼洒。

1、醋酸铜,每立方米水体0.3克,全池遍洒。

2、40%甲醛,每立方米水体30毫升,浸洗10~15分钟,1天1次,连续2~3次。

3、用2%~3%浓度的食盐水药浴5~10分钟,1天1次,连续3次。

4、以亚甲基蓝全池泼洒,使池水成每立方米3克浓度,每隔3~4天遍洒一次,反复进行3~4次。

5、用辣椒粉水全池泼洒,浓度为每立方米1克。

上一篇初夏时节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