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蝎子养殖的八个问题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4:59:12标签: 蝎子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最近几年搞蝎子养殖的朋友越来越多,推销种蝎的商家大肆宣传蝎子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繁殖率高、保回收、销路广等,还有的场商用编造的虚假技术数据欺骗养蝎者。为了让广大读者和养蝎者真正了解蝎子及与此有关的知识,现将有关蝎子的养殖问题介绍如下:

推荐阅读:蝎子养殖猫腻案例总结

一、名称、分类与品种

蝎子学名蝎,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全世界约6科600种。我国已有记载的仅15种。其中东亚钳蝎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

二、生物学特性

1、栖息环境

蝎子喜欢生活在山坡石块下、近地面的洞穴和缝隙处等,尤其是有片状岩石混以泥土的山坡地,周围环境不干不湿、有些草和矮树但不太密的地方。

2、食性

蝎子采食动物性饲料,最爱吃小娱蚣和各种蜘蛛,也爱吃小蝗虫和蛐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吃玉米螟幼虫、米虫和黄粉虫幼虫。此外小蝎子爱吃的还有洋虫幼虫和螳螂的若虫。

3、活动

蝎子有冬蛰的习性。一般在4月中旬出蛰,11月上旬入蛰。全年活动6个多月。在活动季节,白天隐藏在暗处,落日至半夜间出来活动,寻找食物。每当冬季到来之前,蝎子的活动逐渐减弱。当地表(离地面5厘米)的平均气温降至10℃以下时,蝎子便沿着石缝钻至地下25~70厘米的深处进行冬眠,冬眠期间不吃不动,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地表温度升到10℃以上时再出来活动。

参考阅读:自然环境下的野生蝎子冬眠习性介绍

4、生长发育

刚出生的幼蝎长约1厘米,乳白色,历经约3年时间,经6次蜕皮生长到4.8厘米以上的成年蝎,之后大致可以连续繁殖5年。

三、用途与市场需求

蝎子主要作为药用,也可食用。全蝎具有驱风、镇惊及攻毒的功能。以蝎子主剂配制的中成药达30余种,临床上主治小儿惊厥、半身不遂、癫痫、风湿症、口眼歪斜、脑血管意外、大骨节病、偏正头痛、牙痛及疮疥肿毒等。蝎子产品可内销,也可出口,每公斤干蝎子的价格300元左右。

四、繁殖

成年蝎子每年6~7月份交配,雌蝎受精1次可连续产仔3~5年,每年产仔1~2次;蝎子的产仔期为7~8月份,每胎产仔15~35只。

五、对温度、湿度的要求

温度条件直接制约着蝎子的生长发育。在自然条件下,蝎子10℃~12℃时出蛰活动,冬季温度在8℃~10℃时入蛰,温度在22℃~38℃之间生长发育正常,温度在28℃~37℃时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夏季当气温超过39℃时,蝎进入“夏蛰”状态。当温度在18℃~20℃时,则出现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生长、不交配、不产仔、不蜕皮现象。此时蝎很少进食,不爱活动。蝎对湿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总的来讲,蝎性喜干燥,怕湿,一般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较为适宜。

六、养殖场所与用具

1、池养法

蝎池多建在室内,一般靠室内一侧或围绕1周用砖砌成。蝎池规格大约1.5米×1米×0.5米。多数蝎池为数层的立体结构,可根据养蝎数量和房舍举架高低来决定建几层池。池内壁四周贴上约15厘米高的玻璃或光滑的塑料膜,以防止蝎爬出池外。池内中央用砖、石片或瓦片垒成供蝎栖息的假山,并留出足够的缝隙供蝎栖息。假山周围离池壁应有大约15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蝎借助假山逃出蝎池。

2、盆养或缸养

用一个内面光滑的盆和缸,在其底部铺上3厘米的砂土或盐碱土,在上层容器中央叠垒瓦片,瓦片间留有1~2厘米的缝隙供蝎栖息和出入。在容器上盖上一个纱盖,以防蝎跑掉。

3、蝎窝饲养

这种养殖方法主要是仿效蝎自然栖息环境,建造人工蝎窝。同时在蝎窝的周围用玻璃围成防逃墙。

4、房舍养殖

在一般的条件下,蝎房可建成长、宽各3.5米,高2.7米的平房。东面开一个门,供饲养人员出入。南面开一个较大的窗户,既可保证空气流通,又可使蝎窝内具有足够的光照。蝎房周围3.5米处,砌1圈高0.5米左右的围墙。墙内壁贴上约30厘米高的玻璃,以防止蝎逃跑。也可在围墙内侧再修一条水泥水沟,经常保持存水以作为防逃屏障。围墙与蝎房中间的场地部分,除同样留有行走脚台外,其余部分用石片或瓦垒2~3层,供蝎夜间捕食或炎热天气在室外栖息用。

七、饲养密度

种蝎的投放密度主要由饲养方式以及饲养环境中蝎窝的多少来决定。一般来讲,室内养殖每平方米面积可饲养成蝎500只、中等蝎1000只、2~3龄幼蝎5000~10000只。如果采用室外蝎窝饲养,则每平方米可投放种蝎50~70只。

八、天敌及防制措施

蝎的天敌主要是蚂蚁、食虫鸟、两栖类、爬行类、啮齿类等动物。除蚂蚁外,其它几种都可以通过封闭和隔绝来解决。

上一篇蝎子选种的五个问题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