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温室大棚泥鳅养殖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13:23:26标签: 泥鳅 泥鳅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泥鳅在南方十分常见,而且泥鳅的营养价值高,且肉质细嫩鲜美,深受大家的喜爱与追捧。养殖效益自然也高,下面来介绍温室大棚泥鳅养殖技术。

温室大棚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温室大棚怎么搭建

大棚方位及跨度。一般采用南北走向,也可东西走向,大棚跨度7~12米,拱型,棚中脊高度2~3米,棚肩高1~1.8米,棚长可视地块面积而定,一般以80~100米为好。

主要配件:棚管(拱管)、棚管接头、玻璃温室钢丝夹(压顶簧)、纵拉管(大小头、有眼)、钢架大棚斜拉撑、U型卡、棚卡槽、卡簧(包塑)管槽固定器、U型卡、压顶簧、卡槽连接片、拱管接头、固定夹圈、 摇膜机构等。

简易拱棚搭建:

1、简易拱棚分为两种:钢管大棚和竹竿大棚。竹竿大棚的寿命很短,建设钢管大棚。

2、简易拱棚规格:6米8米10米12米。同时也有双梁拱棚。

3、简易拱棚的长度:60-100米最宜。

4、简易拱棚的承载:100KG雪载

5、简易拱棚建设的配件:压顶簧,压膜线,韩式卷默器。紧箍等各种配件。

温室大棚泥鳅养殖技术

温室大棚如何养殖泥鳅

1、温室大棚内养殖泥鳅要求的技术较高,如调水技术、防病技术。但是其产量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是生产技术变为生产力的体现是我们养殖生产发展的方向;

2、温室大棚内的进排水设施要齐全、水源充足、东西走向、长方形、背风向阳、平均水深为1.8m,池壁光滑、无粗面、池底为土质,温室四周铺设增氧设施;

3、苗种放养前15天用60kg/亩生石灰对温室大棚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放苗前进行筛选,同规格的泥鳅放在同一池塘中,要求鱼种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质健壮,且用10mg/L的漂白粉消毒后下塘;

4、人工配合的浮性饵料为主,饲料的主要成分有:鱼粉、豆粕、麦麸、玉米、粘合剂、饲料添加剂等,蛋白质含量为32%。天然水生浮游动物饵料为辅,主要种类有轮虫、甲壳虫、枝角类、桡足类;

5、温室大棚内的池塘定时充氧,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定期监测水质,透明度保持在25cm以上。高温季节每隔15天使用生物制剂“益久”(由酵母菌、光合细菌等8种有益微生物组成)一次,浓度为10mg/L;

6、放养密度可适当减小,减小到180尾/m2,增加出池规格,可提高出售价格,间接提高经济效益;

7、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温室大棚消毒、池塘消毒、水质消毒、投喂药饵等措施防治鱼病;

8、温室大棚的池壁要求光滑,不能有尖硬的突起,鱼体一旦刮伤很难治愈;

9、鱼种在温室大棚内投放要求肥水下塘、分期注水,5月底前水位在1m左右,6月底前达1.5m,7月底水位达1.8m,达到池塘最高水位;

10、坚持巡塘,做好记录,每隔20天对泥鳅的生长情况检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调节温室大棚的水质及饲料投喂量。

温室大棚泥鳅养殖技术

温室大棚养殖泥鳅应注意些什么?

温室大棚养殖泥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塘消毒,泥鳅入塘前应施肥以促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2、苗种放养密度为8~20万尾/亩,视鱼塘具体条件和水的深浅而定。

3、人工饲养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糟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5%,当接近27℃温度时,泥鳅摄食量最大,可适当加大投喂量,促其生长。

4、当超过30℃温度时,泥鳅因钻入泥中避暑,容易缺氧死亡,这时应当经常加入新水,以调节温度及增加水体溶氧量,同时还需要进行遮阳措施,可用水生植物遮阳。

上一篇吃泥鳅需要去内脏吗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