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弹涂鱼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在水里?大弹凃鱼养殖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18:56:54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弹涂鱼是生活在红树林滩涂的一种常见鱼类,属鲈形目、弹涂鱼科,水陆两栖。大弹涂鱼喜欢跳跃,通过腹鳍在泥土上匍匐跳跃以觅食,产自我国沿海地区。当弹涂鱼在滩涂上特别是洞口周围活动时,若有螃蟹靠近挥舞大螯耀武扬威,被激怒的弹涂鱼会将鳃腔鼓起、长大嘴巴、两眼圆瞪、怒竖背鳍宣示领地,甚至打架。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弹涂鱼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在水里?大弹凃鱼养殖技术。         弹涂鱼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在水里? 

  从弹涂鱼的生理结构来说,弹涂鱼是不会被淹死的。但是他们已经形成了半水半路地的习性。这是一个多方面立体的问题。单就呼吸而言:弹涂鱼用鳃存储一部分水。通过嘴吸入空气再经由鳃内的水呼吸。同时弹涂鱼还通过皮肤呼吸。他们会在湿泥里翻滚身体,以保证身体被水分包裹。 

  但是,这不仅仅是能不能呼吸的问题。就比如海龟,海龟长时间在水里是会被淹死的。但是他们也不能长久生活在陆地上不接触水。这里涉及呼吸,捕食,体温,繁殖,身体构造等等多方面的问题。 

  弹涂鱼正在通过嘴吸入空气,存有水和空气的肿胀的鳃部。 不能长时间在水底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水下缺氧吧?而且弹涂鱼在淡水中超过10天就会死亡。 

  退潮后,弹涂鱼常常要面临着被鸟和各种陆生哺乳动物捕食的危险、地下洞穴则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涨潮后,弹涂鱼可躲到自己挖的洞穴内以躲避到浅海滩来觅食的各种食肉鱼类的攻击。除了用作避难所外,弹涂鱼的洞穴还可用做抚育室。洞穴对于弹涂鱼的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弹涂鱼的洞穴同样也面临着危险——洞里的水体常常严重缺氧。弹涂鱼必须能够忍受或克服洞内的缺氧状况,不仅是成体,还有它们正在发育的卵也必须具有这种耐受力。对此,雌鱼和雄鱼会不断地轮流吞食空气,将其注入它们的洞中,以便建造一个地下空气包,缓解氧气不足的状况。

    大弹凃鱼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造

  养殖场址应选择无污染源、常年有适量淡水注入的内湾中高潮区滩涂或已围垦的低洼涂地。要求水质的密度适中,盐度5‰~15‰,pH值7.5~8.6,营养丰富且有利于藻类繁殖;底质为泥沙质黠性士为佳,淤泥深30厘米左右,以便于大弹涂鱼的钻穴栖息。

  养殖池塘面积一般以5000~6000米²居多。养殖池中挖有深0.5米的中央沟和环沟,中央滩面划做成坪,坪宽3米,养殖池四周添加高0.8米的围网,以防止大弹涂鱼逃逸及其他敌害生物的侵入。养殖池的池底平坦,且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于施肥、晒坪和培养底栖硅藻。

  2、苗种放养

  (1)池塘清整在苗种放养前1~2个月做好池塘的修整、消毒工作。池塘消毒可选用生石灰375~500毫克/升或漂白粉(有效氯32%)30毫克/升全池泼洒。清池结束后,选择晴天排干池水,连续暴晒3~5天,待池底晒至龟裂后,每亩撒施发酵过的农家有机肥40~50千克、米糠20千克。有机质较多的旧鱼池,施基肥量宜少不宜多。施肥后经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使坪面水深达到15厘米即可。再把硅酸盐(含硅酸铀27%)和三氧化铁用水溶解后泼入池中,使前者药物浓度达到30毫克/升,后者达到3毫克/升。经连续3~4个晴天后,即可见效。

  (2)饵料生物大弹涂鱼以底栖硅藻或蓝藻为食,要培养好池水中的底栖硅藻,保证大弹涂鱼能够摄食到足够的饵料生物。一般40天左右晒坪和施肥1次。晒坪和施肥方法:选择晴天排水,把池水排放至露出坪面,仅保留中央沟和环沟中有水。在坪面露出后,即可均匀撒布米糠,使米糠与坪面上润湿的泥土结合。晒坪3~6天,待坪面龟裂时,施入巳稀释的水肥,施肥量视坪面上残留的硅藻多少而增减,最后注入较淡的海水。

  (3)放养苗种优质大弹涂鱼苗种应体表湿润、无伤、色泽鲜明、个体匀称、活泼健康、弹跳力强,用于在苗种上方摆动,骚动不安者。苗种运到后,在室内暂养1~2天。放养前进行洗浴消毒,用10毫克/升漂白粉洗浴1O~15分钟。对于2~4厘米苗种,放养密度12000~15000尾/公顷。

  3、日常管理

  养成期间,调节水质、加强巡池。大弹涂鱼最适宜生长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10~1.014、水温为22.5~30℃。苗种刚放养不久、钻洞穴较浅时,为防止水温变化幅度太大,应保持坪面水深在15厘米左右,中央沟水深为40~45厘米。饲养45天左右,鱼体长可达5厘米以上,此时鱼己钻洞穴居,应保持坪面水深5~10厘米。大暴雨过后要及时换水,以防池水盐度过低。旱季为防盐度太高,也需及时加入淡水,如元淡水源,可用海水,以降低池水相对密度。每天进行巡塘,观察鱼体摄食、生长情况和底栖硅藻的繁殖状况,随时做好防逃、防盗、防敌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病害防治

  大弹涂鱼养成期间的敌害主要有害鸟和寄生虫,可采用旧刺网做天网来防止自莺等有害鸟类飞入养殖池中捕食大弹涂鱼;鱼体上发现有腹吸虫等寄生虫时,可采用草药敌鱼虫浸出液0.00003%~0.00004%(0.3~0.4ppm)全池泼洒杀灭。

    大弹涂鱼喂食要点

  大弹涂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硅藻为食,偶尔也会吃泥土的有机质,以及桡足类和圆虫,一般大弹涂鱼会在退潮的时候出来觅食。所以在人工养殖大弹涂鱼的时候需要注意大弹涂鱼的这一习性,才能养出健康强壮的大弹涂鱼。

  大弹涂鱼的亲鱼可用天然或人工养殖的亲鱼,繁殖期为5~9月,盛期为5~6月。雌性亲鱼选择体重在25克左右为宜,二龄鱼个体大卵量多。雌鱼性腺发育较好的特征为腹部较膨大,泄殖乳突大而圆钝;雄鱼应选择20克左右,泄殖乳突较尖长。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可直接用于催产,或者放入产卵池自然产卵(产卵管道内)。性腺成熟度为3~4期的亲鱼,放在暂养池暂养,投喂收集自天然海滩的底栖硅藻。池水深20~30厘米,每天换水50%池内设饵料台。 

  大弹涂鱼的繁殖习性

  产卵季节为5~9月。雌雄从外观难以区别,雌体泄殖孔色红,大而圆,雄性泄殖孔狭小延长。卵巢黄色,卵为沉性粘着性卵。在水温26.5~29.2℃,盐度25~27‰的条件下,受精卵经87个小时左右孵化,仔鱼破膜而出。水温25~29.5℃,盐度10~15‰,孵化后第一天仔鱼全长2.58毫米,卵黄囊径0.35毫米,油球径0.14毫米,肌节24对。第二天仔鱼全长2.73毫米,卵黄囊径0.31毫米,油球戏0.41毫米,口已张开,尾鳍膜出现鳍条。

    第三天仔鱼全长2.82毫米,卵黄囊径0.27毫米,油球径0.14毫米。第四天仔鱼全长2.92毫米,卵黄囊径0.12毫米,油球径0.08毫米,尾鳍上下出现黑色素点,肝脏和胸鳍鳍条出现。第五天仔鱼全长3.67毫米,卵黄囊消失,油球仅剩一个小圆点,腹缘有13个黑色素斑点,开始摄食。第七天仔鱼全长4.2毫米,腹鳍愈合成吸盘状,肠子迥曲一次,胆囊出现,鳃盖明显,胸鳍发达。

    第八天稚鱼全长和毫米,鳃耙出现,各鳍鳍条完整,油球消失,臂鳍后方有一个红色素丛。气鳔前部红色素斑明显,腹缘黑色素斑点部分消失。孵后第十四天稚鱼全长6.45毫米,肠子迥曲三次。第二十天稚鱼全长约11毫米,尾鳍有黑色素斑点3行。第二十八天稚鱼全长约14.5毫米,第一背鳍5根鳍棘明显。第三十天稚鱼全长约16毫米,尾鳍基部、第二背鳍基部和体侧中央出现鳞片,体侧和背部有3行黑色素横斑纹。第三十三天幼鱼全长17.5毫米,鳞片完整,臀鳍后方红色素丛消失,尾鳍3行黑色素斑点消失。第三十七天幼鱼全长18.5毫米,上下颌出现牙齿,体色变灰。第六十天幼鱼全长30毫米。

    弹涂鱼会上树么?

  弹涂鱼生长于潮间带,常分布于红树林里。中国的红树林区常见的弹涂鱼有三种: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弹涂鱼俗称跳跳鱼,可跳跃,或依靠鳍爬行。它们依靠鳃在水里呼吸,又能够靠着大嘴巴(鳃腔)饱含一口水而获取足够的氧气,同时湿润的皮肤也可辅助呼吸,因此既能在水里生活,又能短暂离开水生活。

    弹涂鱼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日本人称其为“海上人参”,特别是冬令时节弹涂鱼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以上都是关于弹涂鱼的介绍。

  事实上,弹涂鱼喜离开水活动,只是不能持续太久,且皮肤须保持湿润。涨潮时,弹涂鱼会爬到潮水线附近的滩涂上,亦会随着潮水的上涨,通过跳跃和胸、腹鳍的协作爬到离水面不远的树干上或枝条上,这是弹涂鱼的习性。

上一篇五大散养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实用且促生产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