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种植银耳的技术 银耳种植注意事项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20:34:27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莲子汤的功效主要是的心悸失眠,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色。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栽培银耳的效益,种植银耳的技术,银耳种植注意事项。         栽培银耳的效益

  随着银耳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银耳栽培已经进入我国千家万户。成为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如福建古田县,一户人家利用13-15个平方米的房间或荫棚两间,搭成多层栽培架,一次可栽培2000袋,从接种至采收只要35-40天。收干银耳130-180公斤。一年连续种植6次,产值过万元,因而是当地流传着"播金种银"的产业。同时也成为我国著名的"银耳之乡"。

    种植银耳的技术

  1、配料。

  种植银耳的培养料,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主要原料,并配合其他辅料制成。阔叶树如杨、柳及各种果树的木屑均可用。也可将这些树的枝条切成薄片,晒干,再粉碎成粉状的木屑。棉籽壳是种植银耳的好原料,单产比木屑可提高20%~30%,此外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葵花籽等,晒干后粉碎成细屑均可用于种植。

  配方一: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硫酸镁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配方二:棉籽壳100千克,麸皮25千克,石膏粉4千克,尿素0.4千克,石灰粉0.4千克,水100-200千克。

  配方三:甘蔗渣40千克,棉籽壳20千克,木屑40千克,麸皮30千克,石膏粉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5千克,水100-110千克。

  选定配方后,把主要原料同麸皮、石膏粉等干料倒在水泥地上,把蔗糖、化肥、硫酸镁等放入水中溶化后,倒进干料中,经三次反复搅拌,过筛,打散团块,拌匀,含水量掌握55%-65%。配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进行,雨天不宜。

  2、装袋。

  拌好的培养料必须抓紧时间装入银耳种植袋。银耳种植袋,应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膜,直径扁宽12厘米,薄膜厚度3.5-4丝米,长50厘米,每千克筒料可裁制成220-240个种植袋。也可用罐头瓶作种植容器。一般农户采用手工装料。装一半时抖一抖,压实后再装。大面积生产应采用食药用菌专用装袋机,每小时可装400袋。装袋要求装紧装实,袋口用塑料绳绑扎。在料袋璧上打4-5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厘米,深1.5厘米,然后擦去袋面沾的木屑后,用3.3×3.3厘米的方块纸胶带贴封穴口,即成种植银耳的培养基。从拌料到装袋结束最好不超过5小时,以防培养基发酸变质。

  3、灭菌。

   耳在大锅灶上放蒸笼,把袋子叠于蒸笼内,胶带一面要朝上。大面积生产建造砖砌的专用灭菌灶,一灶装1000袋为适。灭菌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袋子进灶后,必须旺火猛攻,并防止漏气,使其在4小时内上到100℃;二是在100℃保持14-16小时,使袋内杂菌杀死;三是达到灭菌温度和时间后,要趁热取出,防止胶布受湿。

  4、接种。

  银耳经过灭菌的料袋,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接种前先做好接种室消毒,并把菌种表层薄薄挖去一层老化菌丝,然后往下挖将菌丝搅拌均匀。接种时先打开袋子穴口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提取蚕豆大小的菌种,集中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接人穴内,并顺手贴封好胶布,防止杂菌侵入。菌种处要比胶布凹1-2毫米,有利于原基形成。每瓶种植种可接种植袋25-30袋。

  5、发菌。

  银耳的发菌与出耳可同用一室,利用民房即可。有条件的专业户可以建造专用的发菌室与种植室。要求地势稍高,靠近水源,便于清洗场地,门窗通风,光线良好。也可以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不论是住房或是简易耳棚,内部均要设置排放种植袋的架子。架层可用竹木做骨架,架高2.5米左右,宽一般为50厘米,架子分为8层,层距30厘米。每层架子用竹木铺平,便于排放菌袋。室内四周可用塑料薄膜围罩,使保温保湿性能好。种植室要用来苏尔和敌敌畏药液喷洒消毒。

  接种后的菌袋,头4天室内保持温度28%,不超过30℃为好,5天起室温25℃较适。经过5天培育,菌丝向穴口扩展,此时应进行一次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种穴时,用福尔马林注射杀灭。菌袋在室内的排列,开头按每4-5袋井字形重叠成堆,使其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发育。第5天起应把袋子逐袋地排放于架床上,以卧式顺排,袋与袋间距1厘米左右。冬季温度不足,可用煤炭火增温,但要注意排除二氧化碳,以免损害银耳菌丝。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以下,在保持室温的前提下,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若气温已达上述要求时,可长时间开窗使气流新鲜。

  揭布通风:通过10天左右的培养,袋内菌丝已向接种口的四周蔓延,形成圆状。待菌丝长到直径10厘米,即穴与穴的菌圈形成连接时,要把胶带掀起黄豆粒大小圆形孔隙,让氧气透进料内,加快菌丝生长发育,但在揭口之前,应先用敌敌畏农药轻度喷雾袋面及空间。胶带揭后12小时,要以清水喷雾,每天3-4次,但不要直接喷到穴内,并结合通风。经过4天后,穴中逐渐出现突起的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俗称“白毛团”,此时室内温度20-23℃为宜,相对湿度为80%-85%。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上出现浅黄色水珠(菌丝新陈代谢的分泌物),此时可把袋子朝穴口倾斜,让黄水流出穴外,室温调到25℃,使黄水收缩。一般接种后15-16天,穴内逐渐出现白色碎米状的幼耳时,就要把胶带全部撕开去掉,并在各个菌袋上面覆盖整张报纸,并喷水于纸上,保持湿润。

  6、出耳管理。

  银耳由原基分化为子实体,一般在18天左右。出耳期管理的具体办法是:

  1)扩穴增氧:用刀片沿着出耳穴口边缘割去薄膜大约1厘米左右,扩大穴口,增加袋内的氧气。

  2)喷水加湿:出耳阶段每天喷水1-2次于所盖报纸上,经常保持报纸湿润为适,当子实体长到3厘米时,为避免烂耳,应把覆盖的报纸取下,放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都应进行一次,每次取下报纸应隔12小时,让子实体接触氧气,然后再覆盖,继续喷水保湿。幼耳阶段喷水多,天气阴湿应少喷,多通风;子实体生长中期,吸水量较多,天气晴而干燥,应多喷少通风。

  3)注意通风:银耳子实体长到24-29天是生活力最强阶段,袋温较高,若室温超过27℃以上,应整天打开门窗,长时间通风,并配合喷水管理防止通风后耳片干燥。

  4)停喷待收:接种后30天左右时,子实体已长到12厘米左右,应停止向报纸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停湿5-7天后,耳片增厚,转入采收期。

  5)采收加工:银耳从接种到采收,全过程一般35-40天,但收成时遇阴雨天,可延长5天收割。成熟的银耳,白漂晶莹,形似牡丹,大如玉碗,耳片伸展,具有弹性,通常每朵直径达到15-20厘米,鲜重可达150-200克。

  银耳种植注意事项       失误一 栽培季节不当: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银耳室内栽培以春秋为宜,但有的栽培户盲目提前或延迟接种,结果春遇寒流,秋遭高温,菌丝处在逆境下生长纤弱。尤其秋栽气温不稳定,特别是遇高温菌丝受损,影响出耳和产量。 

  失误二 接种把关不严:

  接种室及工具消毒不彻底,接种室四周环境卫生差或靠近食品酿造厂房;操作人员衣物带杂入室;不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导致杂菌污染。 

  失误三 发菌控温不好:

  银耳接种后头3天为萌发期,4-12天为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萌发期不超过30℃,生长期不超过28℃。有的栽培者没有很好掌握这个极限温标,秋栽发菌时超温不采取疏袋散热等措施,致使菌丝受高温危害,穴口吐黑水,发生烂耳;春栽发菌时遇到春寒,没及时加温,使菌丝长时间处于低温,结果穴口吐白色粘液,都直接影响出耳和产量。 

  失误四 开口扩穴误期:

  菌袋开口增氧的适合菌龄,通常分:开小口的为10天左右,过2-3天撕掉胶布,再过2天割膜扩穴,三道工序15-16天,如采用一次性完成的,其菌龄14-15天。栽培户常因开口扩穴时间拖延,使袋内菌丝严重缺氧导致生长衰弱,出耳困难或不齐而欠产。 

  失误五 喷水增湿过量:

  菌袋开口增氧盖纸后,未及时喷水,袋内呼吸旺盛,水分蒸发快,穴口菌丝干枯,原基难以形成。有的栽培者一见原基形成,就仿照黑木耳疏基一样进行喷枪直冲,把原基冲走。银耳原基为一粒或一朵,喷水过量,影响出耳率和幼耳;加之关门喷水,通风不良,造成霉菌发作而烂耳;也有的因栽培架过高,喷水时高层喷不到水,底层又过湿,造成高低层出耳不齐,甚至高层缺水,子实体发育不良。 

  失误六 房棚结构不妥:

  老房栽培银耳,多为单门,缺窗口,空气不对流,因此靠门口的通风好,长耳优,靠里面的长耳较差。有的栽培房上方不设通气窗,喷水增湿后水蒸气上升,下滴流淌聚在栽培架顶层的耳袋上,造成顶层菌袋烂耳。 

  失误七 菌种质量差:

  菌种本身不纯,带有杂菌或病毒,尤其是放射菌,混在菌种内,接种后萌发力极强,压倒银耳菌丝,以致无法出耳;有的因香灰菌丝退化,接种后初期走势正常,呈黑色,中途逐渐退成白色而消失,以致整批不出耳;也有因制种过程两种菌丝配比失调,香灰菌丝过旺占优势,而银耳菌丝受到抑制,致使出耳缓慢或出耳率不高。 

   失误八 防虫不及时:

  在菌袋开口撕布前,没有喷洒农药,开口后螨虫钻进穴口咬吃菌丝,无法出耳,也有的门窗没安装纱窗,尤其是春季婴蚊分化成幼耳时,成群虫婴蚊从窗口飞入,且繁殖率极高,在穴口产卵形成幼虫,钻进穴内咀食菌丝,造成成批失败。  

  银耳有植物燕窝的美誉,银耳煮出来黏糊糊的,这是可以美容的胶原蛋白哦。以上都是关于种植银耳的技术,银耳种植注意事项的介绍。

上一篇桂花鱼的养殖技术 桂花鱼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