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5:43:44标签: 蛋鸡 蛋鸡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蛋鸡产蛋这个时期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下面来就介绍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开产后,“鸡体”仍在发育

刚刚进入产蛋期的母鸡,虽然已到达性成熟阶段,开始产蛋,但机体还未发育完全(即还未到达体成熟),体重仍在继续的增加,鸡大约在40周龄时,机体的生长发育才会基本的停止,这时,鸡的增重较少,40周龄以后,由于脂肪的蓄积,体重会继续增加。

2、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处于产蛋期间的母鸡,对饲料、饲喂设备、鸡舍的温度、通风、光照等的改变及饲养人员的改变都非常的敏感,会对鸡群造成应激,影响产蛋。

3、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不同

母鸡刚到达性成熟时,成熟的卵巢会释放雌激素,使母鸡的储存钙的能力增强。随着产蛋高峰期的到达,母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会变强,采食量增加,到了产蛋后期,其消化吸收的能力会减弱,但此时脂肪的沉积能力会增强。

4、换羽的特点

产蛋母鸡经过一个产蛋期之后,会自然地进行换羽。从开始换羽到新羽长齐,一般会需要2-4个月的时间。在换羽期间,由于卵巢机能的减退,雌激素会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产蛋停止。换羽后的鸡会又开始产蛋,但此时的产蛋率与第一年的相比会降低10%-15%左右,蛋重会提高6%-7%左右,饲料的效率会降低12%左右,此时的产蛋时间会持续缩短,大约34周,与此同时,鸡的抵抗力会有所增强。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这一时期是鸡发育的最重要时间,一方面要长身体,增加体重,一方面又要迅速发育生殖系统,为进入成年产蛋期做准备。开始见蛋以后产蛋率逐日增加,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一天比一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但延缓了鸡的发育而且使鸡的产蛋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最高产蛋极限,高峰持续时间也短。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应开始饲喂产蛋前期饲料。日粮中的钙由1%增加到2%或仍用1%的钙加入2.5%的碎贝壳,使日粮总含钙量达到2%。

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鸡冠、肉髯)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划分阶段饲养的意义在于指产蛋期内对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的调节,以便满足产蛋鸡对不同产蛋期的蛋白质需要量,合理而经济的利用蛋白质,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益,既不造成浪费又可降低饲料成本。

目前在给产蛋鸡喂料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鸡开产以后随着产蛋率的上升而确定给饲营养水平,即当产蛋率上升一个台阶以后,饲料营养水平才跟上来,也就是说饲料的营养水平是追着产蛋率的后边跑的;另一种方法是当鸡产蛋率达到5%~10%时,就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的饲料,饲料营养水平走在产蛋率前边,也就是预付饲料,这样有利于将产蛋高峰促上去,不至于因饲料营养水平不够而使鸡不能达到最高的产蛋能力。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

在转群上笼前要检查鸡舍及设备的安全和运行情况,认真检查喂料设备、饮水设备和供电照明线路是否老化,是否容易发生打火现象,否则要及时更换。通风换气是否正常,排风扇是否运转正常,下水道的地方是否排水通畅无碍、鸡笼架是否安全可靠,喂料具是否便于清扫换料。如果有异常要及时维修和更换。

清扫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和灰尘,设备上的脏物,并且有要冲洗设施和设备的,需要等待设备地面干燥后再用消毒液或者消毒药进行喷沙消毒,同时也要对所有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和换洗。

2、转群和上笼

现代高产蛋鸡一般在17周龄左右开始产蛋,所以在17周龄前转群上笼。让母鸡在产蛋期前有一个熟悉而后适应环境的过程,并且有一个充足的时间进行接种工作。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产蛋时间,影响产蛋率的上升。已经开产的蛋鸡也会由于受到强烈的应激而可能停产,甚至会造成其他疾病,增加死亡的数量。

选留强壮、淘汰弱小的鸡只。现代高产蛋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如果良莠不齐就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使产蛋率降低。所以要在入笼前去除瘦弱病残的鸡只,选留健康活泼、体重适宜的鸡只。

3、增加适宜的光照

自19周龄开始按产蛋期要求增加光照,并注意不要增加光照时间过长或照度过大,否则容易引起有些鸡只的泄殖腔外翻(一般称为脱肛)。另外在20周龄时将育成鸡日粮改为产蛋日粮。逐渐增加光照后,鸡的繁殖器官发育加快,此时鸡的体重仍在增加。如果日粮喂的量不足或不适时改为产蛋日粮,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产蛋就会受到影响,鸡群开产后也会出现瘫鸡。如果喂的日粮质好量足而不增加光照时间,易于造成鸡的过肥,同样会使产蛋量减少。通过对产蛋鸡的光照刺激和维持产蛋鸡的蛋平衡,还可以调节后备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后的产蛋整齐。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者过弱,过强容易产生啄癖,过弱则容易起不到刺激作用。

4、饲养要合理,管理要科学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和产蛋峰值持续时间,而且影响鸡群的死亡数。优良的蛋鸡,如在生长阶段饲养管理得当,发育正常,一般于20周龄看见产蛋,21周龄产蛋率达到5%,27周龄后达到产蛋高峰。从开产达到产蛋高峰是鸡群按每星期计产蛋率增长最多的时期,此阶段是产蛋期最关键的时期,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以如期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保证充足的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且会出现较多的脱肛。

健康不良的鸡群有高的产蛋性能,为此必须搞好防疫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等对鸡群的危害。具备良好而基本稳定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母鸡高产稳产。有必要定期淘汰掉很可能有隐患的病弱瘦小的鸡,以利于维护鸡群的安全。

5、保持好环境卫生

上笼后,鸡对环境不熟悉,加之进行一系列管理程序,对鸡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加强防疫卫生工作。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蛋鸡管理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疾病发生。

此外,可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上一篇蛋鸡养殖自动化主要设备

下一篇养5000只蛋鸡一年的利润有多少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