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01:47:50标签: 泥鳅 泥鳅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泥鳅近年来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由于泥鳅对环境适应力较强,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看好。那么泥鳅怎么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营造

泥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稻田、庭院水泥池、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水塘、浅塘等均可。放种苗之前,要将养殖塘口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鳅喜欢钻洞打穴逃游,所以养殖水域四周堤埂要宽而坚固、无洞穴,进排水口要有防逃网,防止泥鳅逃走。同时,还要在池塘边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给泥鳅营造一个舒适、遮荫、安静的生活环境,水生植物的根部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也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2、施足基肥

泥鳅主要捕食水蚤、水丝蚯蚓、摇蚊幼虫等,适度施肥,能使饵料生物生长。先将池水放干,暴晒3—4天,再每亩撒米糠130公斤。次日,每亩追施发酵畜肥200~300公斤,再晒4~5天,使其腐烂分解,然后蓄水。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3、放养密度合理

放养密度大小要根据养殖水域条件决定。池塘养殖一般放养体长3-4厘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体长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50-80尾/平方米;稻田养殖一般亩放尾重2-5克的小泥鳅80公斤左右,或亩放10厘米以上的泥鳅2万尾左右。在养殖条件好、鲜活饵料又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4、放养苗种

水田播种农作物后应及时放养鳅。选用3厘米左右的鳅种,每亩放养量2万-2.5万尾。如有流水环境或有较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可适当多放养一点。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5、饵料管理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还应投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肉及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动植物性饲料。要做到定质、定时、定罩、,定点。一般,水温在20度以下;投植物性饲料占70-80%;20度~25度时,动植物饲料各半;25度~30度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泥鳅放种后第—个月应投喂蚕蛹和炒米糠各平的混合饲料,每天下午5时左右一次性投入,投饵量以次日早晨食完略余为度,每次投饵量约占总鳅重的3%-5%,水温高时,可相应增加投饵量。放养一个月后,每隔15天追施畜粪15公斤/100平方米,同时投喂动植物性饵料;后期最好在集鱼坑或厢沟内施肥投饵,以有利于集中起捕。

6、疾病防治

在养殖工作中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半月用漂白粉泼洒杀菌一次,使池水浓度为1ppm,或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0-15千克兑水泼洒,调节水质。在夏秋高温生长期间,经常加注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保持水质新鲜肥活,并相对稳定,预防病害,有利生长。

泥鳅怎么养殖?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7、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

上一篇火鸡养殖:怎样养火鸡才好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