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古代欧洲人为什么不自己种桑养蚕 种桑养蚕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03:03:46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蚕桑业是一项面广量大、历史悠久和有着完整生产链与成熟生产技术的传统产业。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享受纯天然纺织品的消费族越来越多,促进了种桑养蚕行业的发展。种桑养蚕劳动力强度不大,妇女、老人也能够从事种桑养蚕,适合千家万户发展。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种桑养蚕效益,种桑养蚕技术,及古代欧洲人为什么不自己种桑养蚕?士丁尼是怎么搞到丝绸制作方法的呢?       种桑养蚕效益 

  种一亩桑树,成林桑一年养蚕5-6张,每张可产鲜茧80-100斤,按现行市场中等价格,每斤10元计算,亩产值6×90×10=5400元,成本:蚕种费用200元,消毒药品84元,合计284元,一般一个劳动力可管理桑树5亩,产值27000元,直接成本1704元。 

  种桑养蚕技术 

  1、小蚕共育技术。①实行小蚕共育,可使蚕发育匀整、健壮,确保蚕儿头数,为大蚕丰产打下基础。小蚕专业户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专养小蚕出售给大蚕户,实行利益调配、利益联接,节省了养蚕工时,由过去的养一期蚕需22~25天,改为只需10~13天,张种产量比原来提高20%以上,实现互惠双赢的良性发展。 

  ②共育管理要点。蚕种催青后由共育户在当地蚕种经营部门领回家收蚁,以张为单位分区饲养至三眠后分蚕给大蚕户,向大蚕户收取75~80元/张的共育费和蚕种款。 

  2、塔式技术网络。①技术网络创新。通过技术网络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网络,重点建设以小蚕共育户为中心的村级技术网络,小蚕共育户的蚕桑技术指导,改原来由县里蚕桑主管部门派“流动技术员”为在村里培养“固定技术员”,有利于技术辅导,更有利于具体操作。 

  ②网络运作方式。小蚕共育户分蚕到大蚕户后仍要负责大蚕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大蚕户的蚕茧产量、质量与共育户挂勾,张种平均产量定出一个双方同意接受的可信数量,可按全额收取共育费,如在实施中未能达到规定的产量、质量时,可按未达到的比例适当扣除部分共育费。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的可全额扣除共育费并取消共育资格,超过规定产量、质量的,按超过比例分别给予奖励。 

  3、条桑立体育。条桑立体育重点适宜于杂交桑区推广,根据杂交桑的生长特点,首先选定不同桑园按45天一个周期进行伐条,用条桑直接喂养大蚕。经过伐条的桑园立即进行培肥管理,以利多次伐条。条桑立体育,一是可以打破桑树生长平衡,一年可达到3~4次生长高峰,亩桑产叶可提高30%左右;二是可以克服大蚕地面(蚕台)育通风透气差、易发病等缺点;三是有利于蚕儿食下桑中小叶脉,提高食下率和消化率;四是可以互相搭架,有利蚕粪落人底层,避免上层桑叶污染,减少病原感染;五是可以解决大蚕采叶难,每张蚕种采叶可节省2~3个工作日。 

  4、地面蚕台育技术。①蚕农推广使用地面或蚕台饲养大蚕不但可大量节省蚕匾养蚕的喂叶、除沙等操作工时,而且可节省添置蚕具的资金,减少蚕体受伤机会。 

  ②投资比较合算。使用地面育在房屋条件较宽敞的农户不需要增加添置蚕具,房屋偏紧的蚕农可使用蚕台,每平方米蚕台投资5元左右,其效果一样。 

  ③省时、省力较明显。实行地面或蚕台育后,五龄期张种给桑时间每天仅1.5小时,比原饲养技术省时1/3,同时减少蚕儿受创伤机会和发病机会,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5、室外大棚养蚕技术。①大棚的构建方法。选取靠近桑园,地势较高地方搭棚,据实践表明4亩桑园需建70平方米的大棚,要求棚长14米、宽5米,上面设置荫棚,简易大棚可用竹、木搭建,70平方米大棚每次可养大蚕2张。 

  ②入棚时间及要求。小蚕共育分蚕给大蚕户后,大蚕户让蚕儿在房间内眠起,4龄饷食后可直接进棚饲养,也可在5龄饷食后下地。要求做好防鸟、防鼠工作,并根据天气的变化搞好保温和降温工作。一般夏蚕、早秋蚕白天打开大棚两头进行通风,晚上可掀开棚布降温;春蚕、晚秋蚕白天可适当打开棚布升温,晚上密闭保温。

    养小蚕技术要点

  1、小蚕共育。由于养小蚕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一般指定专人培育,3龄虫休眠后分发至各户饲养。

  2、蚕4龄以后可转入地面饲养,饲养户只需准备蚕房和结茧架即可。蚕房应选择通风阴凉的地方,做好消毒、防鼠、防蚁工作,每饲养一张蚕种应准备35平方米左右的蚕房。

  3、蚕每个龄期分为少食期、中食期、大食期、减食期、眠期,注意抓两头、放中间,根据食量大小来供给桑叶,采回的桑叶过湿应晾干后喂蚕,注意抓好蚕体消毒和周围环境卫生,防止发生僵病。弱小蚕及病蚕应及时处理掉,加石灰粉掩埋。

  4、4龄蚕饲养7―8天即可上架结茧。采茧时把上茧、双宫茧、下栏茧分开,收购时按质论价。

    古代欧洲人喜欢丝绸,为什么不自己种桑养蚕,织丝绸,而是到中国来买?       欧洲人自然想要自己生产丝绸,不能总让波斯人这个二道贩子卡脖子吧。

  经过拜占庭时期,将进口自波斯二道贩子手中的劣质丝绸抽丝重制,再到拜占庭查士丁尼皇帝时期获得丝绸制作方法,最终到了中世纪时期,希腊底比斯已经成了欧洲丝绸制作的中心。

  所以能看到,中世纪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的中国货基本都是瓷器和茶叶了,丝绸已经不是大宗了。

  查士丁尼是怎么搞到丝绸制作方法的呢?

  原来在拜占庭和波斯互殴的时候,丝绸输入锐减,价格飞涨。这时候来了俩印度和尚,自称会制作丝绸,要求见皇帝。

  皇帝大喜,见了俩印度和尚。

  俩和尚自称在赛林达(中亚、新疆某地)云游之时,学会了这个手艺,然后给讲述了从蚕宝宝到丝绸制作的全部流程。

  皇帝大喜,说你们能带来蚕宝宝,重赏。

  于是俩和尚回去,终于又云游回来,带来了蚕宝宝,从此希腊人会制作丝绸了。

  而于阗人是如何学会制作丝绸的呢?

  《大唐西域记》记载,于阗有个国王,和大约五胡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某个割据政权的公主订了亲。结亲时偷偷告诉公主:媳妇,能不能把丝绸的种子偷偷带来,以后我们两口子就能天天穿绸子了。

  于是公主将蚕卵藏在帽子里,过关防时也没有被发现,于阗国从此就会养蚕了。

  而于阗国也一直严密地对养蚕缫丝技术保密,至于怎么传到了赛林达,而赛林达是不是就是于阗国。俩和尚怎么会弄走蚕种,这就不知道了。

  欧洲人为什么不自己种茶叶,而是到中国来买?

  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就拍了许多特务来中国偷茶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罗伯特·福琼。1839年至1860年间,罗伯特·福琼曾4次来华。1851年2月,他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了8名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的加尔各答,直接催生了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兴旺发达的红茶产业。

  现在三哥茶叶风靡世界,而我们中国茶叶,只风靡东亚……

  还有瓷器。

  欧洲人自己也是会烧制瓷器的,但就是工艺和原材料不行,所以欧洲人自己的瓷器都很渣渣。但耐不住工业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啊,工业革命后,欧洲的瓷器已经独辟蹊径,发明了骨瓷,也不用依赖进口了。

  当然我们自己也有抢中亚的马种、偷西班牙山药蛋种子、偷西班牙大番薯种子的光辉历史。大伙都差不多。

    以上都是关于种桑养蚕、丝绸的等各方面的介绍。

上一篇夏季山鸡养殖饲养技术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