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黄鳝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9:03:04标签: 黄鳝 黄鳝饲养管理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黄鳝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 农村创业网

黄鳝养殖管理

1、鳝池的建造 鳝池可用砖石砌成,池壁、池底、池角等处用水泥砂浆或三合土色缝,石灰多的地方,也用三合土筑池。目前,常见的鳝池有三种。

①自流换水养鳝池:其特点是80厘米深的鳝池底部比排水沟高,池呈长方形,面积3X 4或3X 5。

②栖息和喂饵组合池:其特点是栖息与喂饵分开,

③简便池:有些地方的鳝池墙基稍深,池底可不铺砖或石块,可降低建池成本。

2、饲养管理

①水源足水质好:黄鳝生长要求水质肥、清洁、深氧足,黄鳝是喜浅水和喜温性的动物,所以在早春季节,水位应控制在6厘米左右,以利水温上升。黄鳝体表有很多粘液。若贮养密度大,又不及时换水,粘液也会越积越多。这些粘液在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氧,并产生热量,使水温明显升高,造成黄蟮死亡。

②注意水温的变化: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对养殖池周围进行喷洒消毒。最后,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

③加强巡逻观察:常注意观测水质、水温、池水深浅之变,凡是打雷下大雨时加强看管,防止洪水冲垮池子或鳝鱼翻池。

④防毒防害:要防止有毒物质进入养鳝池内,池内不得放鹅、放鸭,以免吞食幼鳝,减少收益。

⑤适当保持水层深度:一般10—15厘米深度为宜,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但不可超过20厘米。因为黄鳝对水温差反应较为敏感,一旦换水的温差超过3℃,黄鳝就可能患上感冒病而逐渐死亡。所以换水时,应尽可能换同温水,一般措施是增建一个蓄水池,水经曝晒后再进行换水。换水次数应根据黄鳝的放养密度、投饵情况、气温等灵活掌握,时间一般以晴天中午为好。当气温较低时不用换水。气温升至15℃时,可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占总水量的1/4;气温升到20℃左右时,可每5天换水1次,每次可换水1/30要经常灌注新水,具体换水间隔时间,春秋季七天换一次,夏季三天换一次。换水次数也须因水源、黄鳝多少、水质情况而定。入冬之后,要排尽池水,只保持池土湿润。并在池土上覆盖一层6-8寸的稻草或其它杂草,以免池水冰冻, 因池中无水,尤其要防猫、狗、鼠入池,吞食鳝鱼。

黄鳝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 农村创业网

黄鳝常见病的防治

黄鳝一般发病期是在5-8月份之间。其大部分病还会导致生命危险,但对黄鳝的生长有严重的影响。下面介绍黄鳝常见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1、赤皮病 (又叫赤皮瘟、擦皮瘟)此病大多是因鳝鱼的皮肤在捕捞时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

症状: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尤共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病鳝身体瘦弱,春末夏初较为常见。

预防方法:

(1)放养前用1/20万至1/5万的漂白粉浸洗鳝体约半小时;

(2)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进行预防;

(3)在捕捞和运输种苗时,操作小心,勿使鳝苗受伤。

治疗方法:

(1)用漂白粉在全池进行泼洒,每平方米用0.4克,兑成溶液泼匀,也可用在挂篓方法治疗;

(2)用磺胺噻唑拌料投喂,第一天按池内鳝量每100斤用药5克,第二天100斤用药2.5克,方法是把病鳝放入2.5%食盐水中浸泡15-20分钟;

(3)每平方米用明矾0.05%克泼洒,两天后用生石灰25克泼洒水面(按平方米计算)。

2、细菌性肠炎(又叫烂肠瘟,乌头瘟)。

症状:行动缓慢,停止摄食,头部显得特别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粘液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此病一般在4-7月份发生流行较快)。

预防方法:

(1)用石灰水彻底清池(每平方米15-25克);

(2)在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治疗方法:

(1)用磺胺噻唑每50公斤鳝种用5克拌料投喂;

(2)用大蒜每50公斤鳝种15克拌料投喂;

(3)2-6天后减半继续投喂,另外还可用呋喃西林代替,每50公斤鳝种用2克拌料投喂。

3、水霉病(又叫鳝毛病或肤霉病)

春季的低温和少光照的情况下,黄鳝易患水霉病。王要是互相咬伤皮肤伤口侵入霉菌所致霉菌的菌丝在体表迅速蔓延扩散而生成“白毛”,使病鳝食欲不振,最后消瘦而死。

防治方法:黄鳝入池前,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大小分养,尽量减少鱼体受伤。发现鳝病后,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上一篇黄鳝的捕捉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黄鳝养殖减少 黄鳝价格高于往年

渔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