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大黄鱼瓣体虫病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3:28:43标签: 大黄鱼 大黄鱼疾病防治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大黄鱼

1.大黄鱼瓣体虫病病原:大黄鱼瓣体虫病病原为石斑瓣体虫。在其身体中部略靠一边有一个卵圆性大核,前部及背部前缘有丛生纤毛。虫体能够借助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迅速游动。  

2.大黄鱼瓣体虫病发病症状:瓣体虫寄生在鱼体表、鳍条、鳃丝上,使鱼体黏液分泌增多,鳃部贫血呈灰白色,鳃丝浮肿,粘有许多泥样污物,体表也有不规则白斑。食欲减退,摄食大为减少,患大黄鱼瓣体虫病鱼离群慢游,体色变浅,呼吸困难,很快因体质衰弱而大量死亡。  

3.大黄鱼瓣体虫病流行:大黄鱼瓣体虫病流行于4~6月份,水温25°C以上时为发病高峰期,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危害晚春初夏培育出的全长20~50mm的小鱼苗。大黄鱼瓣体虫病发病快,大黄鱼瓣体虫病病程短,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大批量死亡,大黄鱼瓣体虫病日死亡率可达10%以上。  

4.大黄鱼瓣体虫病防治方法:

①用200~250ppm的福尔马林海水溶液浸洗20分钟,浸洗时密度控制在25~35尾/L,并充气增氧。  

②以呋喃唑酮用淡水配成20mg/L的浓度,将病鱼浸洗3~5分钟。  

③以硫酸铜用海水配成2mg/L的浓度浸浴病鱼10~20分钟。  

④浸洗后在饵料中添加20~30%的抗菌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投喂5天至痊愈。 

上一篇福建宁德市今年将建设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

下一篇大黄鱼皮肤溃疡病的防治

渔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