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黄浦江大闸蟹开捕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4:56:11标签: 大闸蟹 大闸蟹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大闸蟹

10月19日上午,在位于上海松江泖港镇的浦江源头,沪上最大规模地产蟹“三泖牌”大闸蟹养殖基地正式开捕,这个时间相比往年推迟了8-10天。

据了解,由于今年积温偏低,不少临湖区域降水量大,淡水湖泊水位过高,致使市面上大闸蟹养殖数量减少,大规格蟹比例有所减少,市场需求增大,价格普涨。但在“三泖牌”大闸蟹占地1182亩自产基地内,不赶节庆不抢市场,何时捕捞以大闸蟹自然爬塘时间来判断,确保成蟹品质。预计该基地今年总产量约10万公斤,亩均产量为85公斤左右,产量相比去年仍然提高了20%。

记者了解到,尽管今年是大闸蟹的“小年”,但在“三泖牌”大闸蟹养殖基地,“4公3母”(指每只公蟹重达200克,母蟹达150克)的大规格蟹占比依然超过5成。如何养殖出高品质、大规格的成蟹?这得益于上海市河蟹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河蟹养殖的“松江模式”。松江张友良领军人才工作室,由上海市领军人才,区拔尖人才、高级工程师、研究生等组成的人才队伍,在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办和区农委等支持下,以河蟹产业化体系建设项目为依托,在沪上最早着手养殖技术创新研究。这支团队在业内最早形成了“稀放蟹种、池塘种草、底部增氧、颗粒饲料和鲜活饵料相结合,全程不用渔药”的河蟹生态养成“松江模式”。

在“三泖牌”大闸蟹养殖基地,基地建设的“仿野生生态环境”从放养密度到水环境技术、人工湿地和标准化鱼塘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好水养好蟹,针对当地淡水水质和不同季节,水草也经过“园艺设计”,实时密疏稀补,在蟹塘底部,一层毛茸茸的绿毯犹如足球场般,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多类型水草错落在水底、水中和水面,形成了立体环境,有效改善水质的同时,为河蟹成长创造了好的栖息条件;引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区优质水源,水质仍需经过二次生物净化进入塘内,采用净排水分离。蟹塘模拟为自然界的潮汐现象,按照时令,立体式增氧,运用水车式增氧机、循环水增氧设备等相互配合,蟹塘水实现了微循环。

实验还将公母按密度、比例搭配,每亩仅养殖550-600只左右,如此,每只蟹活动空间可达1个多平方米,足够氧气和养分让大闸蟹运动自如;在饵料投放上,大闸蟹的生长前期,只以新鲜的螺蛳为食,成蟹后,还加入冰鲜小海鱼,并辅以玉米做“粗粮”。最重要的是种源选育,在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联合选育下,选用经过12年育种而成的第五代河蟹良种——江海21,种质纯正,恢复了20年前长江系大闸蟹具有的腿长,额齿尖的优良特征。

上一篇家庭饲养热带鱼常见病之烂鳃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黄浦江大闸蟹个大价平

渔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