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中华鲟的养殖技术和市场行情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02:33:51标签: 中华鲟 中华鲟综合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中华鲟

中华鲟的养殖也是最近几年来发展的,其中有国家保护动物中华鲟,有些从俄罗斯引进的,也有些的产自我国的黑龙江。因中华鲟的种类较多,其种类有匙吻鲟、史氏鲟、达氏鳇、小体鲟、杂交鲟等。 

(一)市场:中华鲟的养殖兴起主要是两年以前,那时的市场售价相当高,尤其在南方几省,多数在上百甚至几百元一斤,但目前的销售价,多在50元/斤以内,而且市场销售也没以前那么旺,养殖是有一定的效益的,但是否进行养殖,则由你自己酌情考虑。 

(二)养殖技术:因为中华鲟的种类较多,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及食性各有差异,养殖的具体条件要求也有不同,这里不能一一介绍。 

1、多数鲟为动物食性,其中匙吻鲟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比较适合在大水面进行放养)。 

2、中华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酸碱度在7―8之间,水质清新,最好有微流水环境,溶氧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部分养殖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多数鲟在水温18―28℃时生长良好,水体具有较高的硬度。 

3、中华鲟的养殖既可单养,也可以进行混养;既可在池塘养殖,也可进行网箱养殖、温流水养殖、流水养殖,也可在水库或湖泊放养。 

4、中华鲟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的特点,一般目前养殖中主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系数一般大2左右。在中华鲟的鱼苗和鱼种阶段需投喂浮游动物或其它动物性饲料,而且中华鲟在卵孵化至食性转化阶段自然死亡率较高。 

5、在养殖的高温季节需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当水温超过33℃以上时最好有遮阴或降温设施;在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时必须有增氧或充气设施。 

6、养殖的日常管理是最重要的,要注意水质管理、水温调控、及时分养、巡塘、调整投饵量、遮光(有些品种)等。 

7、中华鲟的养殖过程中也会有病害发生,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上一篇农家小伙儿和他的“中华鲟梦”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渔业本月排行